科技创新高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超六成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泉州开发区建设了国家火炬无线通信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高新企业孵化基地、海丝智能机器人小镇、2.5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20多个研发平台,成为广大企业和各类人才施展拳脚的大好舞台。 去年,泉州开发区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无线通信特色产业基地”;全区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目前,两项科技创新企业累计已分别达到15家和2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2.8%。九牧王公司个性化服装智能生产线自动化率达65%以上;锐驰公司智能无屏电视核心部件光机项目顺利推进。 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开发区拥有一支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群体,和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省“百人计划”人才、“海西创业英才”、“海纳百川”高端人才、泉州工匠等在内的一大批精英人才。欣欣向荣的行业发展,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各类人才集聚的开发区。比如国脉基因一次性就引进12名博士,后续还有大批的高端人才将入驻,可谓群贤毕至、人才济济、活力十足。 改革创新高效能 压缩审批时限至法定时限的12.5% 唯有持续革故鼎新,才能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去年,开发区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打基础谋长远,采取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全力扫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发展走上新坦途。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企业技术、产品、管理全方位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设立上门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专线电话,专人提供“快递式上门服务”,推进智能审批,削减审批环节,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至法定时限的12.5%,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审批服务,让“服务一杆到底”落到实处。 建立“全链条大循环”正向激励机制,着力打通各类人员的晋升或转制通道,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一批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深化国有产业基金使用机制改革,推动国有产业基金发挥最大效益。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在全市率先推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全程记实制度,全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创建园区“智慧党建”平台,2家全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试点把党建写入公司章程,推动非公党建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实现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管理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化、动态化、智能化,较好地实现了“党建+”推动企业发展。 城市生态高颜值 “住在公园里的开发区”将建成 去年,泉州开发区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并以国家卫生城市复检为契机,依法依规解决了遗留近20年的崇荣街、旧铺农贸市场、崇宏街过田村段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 开发区连续三年在全市率先完成黄标车淘汰整治任务。在顺利完成德泰路提升改造的基础上,又投入1.5亿元实施吉泰路改造升级和A区慢行道建设,园区颜值持续提升。如今,市二实小开发区校区已经投建,吉泰路改造升级、A区慢行道和园区主路口具备路标功能的精品建筑建设加快推进,“住在公园里的开发区”指日可建成,园区城市形象和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在社会秩序方面,金融风险防控措施有力,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4%,提前完成市下达的任务目标。充分运用“智慧安监”平台实行分类分级管控,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未发生一般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国务院督察零问题,全区安全生产、消防、社会治安均实现良好的预期。 展望2018年,开发区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福建”和“五个泉州”建设大局,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建设“五个示范区”、“党建特色区”和“政商关系‘亲’‘清’模范区”,全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泉州南翼经济增长极的建成注入活力担当尽责,开启二代开发区建设新时代新征程。(开宣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