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发区 深化“两违”综合治理 加快“五个示范区”建设 拆除违规店面(资料图片 庄丽祥摄) ■早报记者 李心雨 通讯员 吴端海 2018年,泉州开发区在治违工作中改革创新,大胆突破,依照“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健全机制、确保长效”的工作原则,全面遏制新增“两违”,逐步化解历史存量“两违”,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齐抓、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强力扎实推进“无违建”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群众生活品质。 截至今年5月16日,全区已拆除违法建设36宗,面积5635平方米,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泉州开发区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绿色开发区”荣誉称号以来,泉州开发区执法分局借力借势继续打好治违攻坚战,让广大市民真心感受到“两违”综合治理所带来的改变。 “无违建”创建提升 落实和完善“两违”治理 泉州开发区执法分局将园区划分成5大片区、8个重要节点,每个片区固定2名执法人员。按照《福建省违法建设处置若干规定》,结合园区实际,制定实施历史“两违”认定标准,进一步明确拆除、没收、缓拆、改正、罚款等适用情形和范围,加快实施综合治理,逐步减少存量“两违”,加快化解历史存量。 以全区“无违建”为目标,在抓好“四重点、五部位、六先拆”专项拆违的基础上,结合宜居环境建设、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以“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共治共享,共创“无违建”家园。 维护园区形象 拆后利用可持续发展 吉泰路及A区慢行道综合提升项目和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泉州开发区校区)建设项目是结合园区未来发展和目前园区的“短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拆违后的土地和空间利用好、谋划好、建设好,腾出空间,换新颜,让“两违”治理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社会。对吉泰路拆违后暂时无项目的闲置土地,进行绿化景观改造,以及增设公交亭廊、座椅等休闲设施,达到功能与景观相融合的效果。以绿化来巩固拆违成果,实行“拆绿结合、以拆促绿”,有效拓展绿化空间,深受广大市民欢迎。 打造泉州开发区首个慢行系统,改造提升吉泰路、崇宏街、庆泰路、雅泰路、政泰路、崇顺街、安泰路等7条道路人行慢道。项目建成后有效提高吉泰路等道路车辆通行能力和景观效果,促进A区慢行圈建设步伐,形成快捷、有序、顺畅、安全的交通网络,进一步提升绿色开发区整体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