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经济开发区>党务与群团工作>
泉州开发区“三突破一拓展” 创新治理机制推进“强基促稳”
2020-07-21 15:53:43  来源: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责任编辑:陈小妮  

泉州开发区“三突破一拓展”

创新治理机制推进“强基促稳”

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经过 20 多年的开发建设,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各类市场主体 13887 家,常住人口超 4万人,2019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8.09 亿元,人均 GDP55.7 万元,现有住宅小区 17 个,已形成商住聚集效应。目前,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实际承担履行区级政府管理服务职能,但体制机构设置上仍沿袭设区初期管理体制。随着开发区步入开发成熟期,经济、人口规模扩大,其所承担的社会治理任务日益繁重,但原有专注于经济开发职能的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架构已不能适应产城人融合发展的趋势,越发难以满足辖区企业和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的新时代,加快创新开发区治理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治理职能协同发展,已成为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和品质提升,推进开发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今年来,泉州开发区直面体制现实问题,高位谋划补短板、强弱项,通过组建机构、理顺体制、创新机制,着力构建整体性治理体系,更加注重提升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应对产城人融合发展变局,奋力开拓“高品质开发区”建设新局,助推开发区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

突破基层组织“先天不足”现状

连接基层组织断点

一直以来,开发区没有下辖街道、村居等基层组织,也没有派出所等基层站所,给群众办事造成很大不便,服务企业和群众存在着“最后一公里”尚未畅通的问题。为此,开发区创新设立“泉州开发区基层治理服务中心”(直接隶属于管委会的国有企业),作为开发区基层治理服务的前置窗口,专职承担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办理民生公共事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协助做好安全生产、信访办理工作等职责。中心下设综合部和 3 个片区工作站,每个片区设立企业服务岗、民生服务岗、安全生产与纠纷调解岗、党建工作岗。中心主任高标准、高薪面向全市公开招聘,每个片区设片长 1 名、工作人员 4 名。各片区工作站办公场所分别单设在相应片区内,方便第一时间联系服务企业和群众。

突破职能机构设置不全局面

连接基层治理断点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党务工作部、科技经济发展局、国土规划建设局、财政局、社会事业局等 10 个部门单位,未设立政法委,仅党工委办公室加挂综治办,公安、消防、税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 5 个部门分别由市直相关部门派驻,诉讼案件归属鲤城区管辖,基层治理工作统筹协调难度大,部门之间平时也缺乏联动协作。为此,开发区着力建立健全三项工作机制:一是政法联动协调机制。鲤城区法院和检察院分别指定一名院领导挂钩联系开发区政法综治工作,由开发区党工委分管政法综治的副书记作为总召集人,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商会议,分析社会稳定形势,集体研究重大、复杂、疑难事项,及时协调解决开发区政法综治工作事务。二是片区“1+N”工作机制。市直驻区的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派出工作小组入驻片区工作站,形成“片区+小区+企业”安全联防、治安联防、消防联防工作机制。如公安分局按“一个片区一个公安小组”模式,在每个片区工作站派驻一个公安小组;消防大队按“片区挂点联系”模式,指定 1 名参谋挂点联系片区,定期对片区消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业务培训。三是信息通报共享机制。鲤城区法院和检察院在每年的 1 月底前向开发区通报前一年度涉及开发区司法工作有关情况。同时,充分依托“泉州 E 治理”系统,构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直驻区各部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合力共为。

突破“末梢神经”监督管理盲区

连接基层监督断点

针对没有审计机构、区属国有企业未配备专职纪检干部、中间过程监督环节存在监管盲区等基层监督断点问题,开发区组建三支队伍,并建立区纪工委、基层纪委和各部门单位纪检组(纪检委员)三级联动机制,切实打通监督“末梢神经”,实现监督全覆盖。一是组建专业审计队伍。抓住机关事业机构改革契机,成立副科级事业机构审计监察服务中心,负责对区属部门单位、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加强对各类资金拨付、工程项目建设、融资投资等重点环节监管。二是增设专职国企纪检队伍。将国企纪检干部原为兼职调整为专职,设纪委书记 1 名,配齐 3 名专职纪委委员,建立国有企业纪委监督清单和责任清单,解决国有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和重点工作中间环节监督缺失问题。三是壮大“两新”组织纪检队伍。成立“两新”组织纪委,并在 3 家非公企业成立纪委,53 家非公企业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

拓展基层党建带动引领效应

提升基层组织力

开发区现有非公企业党组织 141 个,党员 1017 名,非公企业党组织已成为开发区目前最主要的基层党组织,也是“强基促稳”最可依靠的基层力量。为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效有力发挥,开发区着力实施三项创新:一是实施非公党建“三优”工程。党务干部选优,按照“讲政治、爱企业、懂党建”的标准,选好配强党务干部队伍。全区 141 名企业党组织书记全部由党员业主、行政副总等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另外择优“双选聘”17名非公企业党务干部。党员双向培优,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技术骨干,把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今年新发展 35 名非公企业党员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占 71.1%。党组织进位创优,结合“达标创星”,把非公企业党组织分为示范类 10 家、稳健类 26 家、成长类 53 家、孵化类 34 家,突出对标定位,推行“一企一策”差异化争先进位。二是推行党员楼长制。强化 10 个小区党支部、1 个小区联合党总支的规范化建设,推行“党员楼长制”“十企联防制”“楼幢联防制”,在 11 个网格典型企业推广“1+X” 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制度(一名党员联系服务多名职工群众),发动小区党支部、物业、楼长积极参与企业和小区矛盾纠纷调解、管理服务。三是推进党企联席决策。突出抓好“党建入章”,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与企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双向交叉任职,建立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不定期举行党企联席会、党员议事会、民主恳谈会,把党组织的关注点更多地引导到企业安全生产、科技攻关、经营管理和职工诉求上来,助推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泉州经济开发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泉州经济开发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媒体聚焦
    [更多]产业发展
    [更多]社会事业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2024036745号-1
    •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主办 地址: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0595—22353026 E-mail:kfq2235@126.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电话:0595-22353026 泉州经济开发区举报邮箱:kfq2235@126.com
    • 泉州经济开发区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