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大会临近,泉州对市区的29条街巷进行了综合提升,古城“美容师”们通过巧手工作,延续传承着古城的历史文脉。 黄金钢,是泉州花巷立面改造的负责人。他和同伴们正在讨论花巷46号小洋楼的修缮,这是泉州第二批历史建筑之一。 如何在古建筑修旧如旧的同时,协调整个街巷的风貌?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的要求,设计师黄庆煌打算让花巷突出“花”的主题。 在花巷,处处可见闽南建筑工艺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团队,以及传统工艺老艺人的身影。饶小雄师傅拿手的是当地传统建筑常见的水刷石工艺。 杨建宗师傅则擅长闽南传统的灰塑工艺,不需要任何图纸和模型,他就能空手用灰泥在墙面作画。 “出砖入石”技艺同样出神入化。这段位于泉州帽巷的墙面,就是在倒塌后,依然要用原先墙面的砖石进行重建。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开始,泉州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的要求,实施古城街巷提升工程,包括道路提升、给排水综合管线提升、电气工程和防洪排涝能力提升等。 泉州古城的“美容师”们,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既保留了古建筑的原生态风貌,又提升了古城居民的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