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幸福蝶变”
——福建泉州实施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侧记
一个APP,缴费、报修全部解决;出房门,下楼梯,来到小区公共服务空间,“养老中心”“四点半学堂”“百姓书屋”等“一老一幼”文化设施一应俱全,看书、下棋、聊天都能满足;小区要建什么,管理哪里不够,小区议事亭里大家一起来议……今年以来,福建省泉州市的小区正悄然发生着蝶变,而这得益于今年开展的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区已成为各个社区的重要载体,小区安则社区安。而小区能不能安,物业管理是关键。泉州市在“物业小切口、民生大文章”核心理念引领下,将物业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凝聚各级各部门合力,深入开展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努力构建“幸福家园人人参与”工作格局,以物业管理“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工程”,有力增进民生福祉,让小区群众尽享“品质社区”。
选好管好业委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小区能不能管得好,业委会是关键。为此,泉州市把选好业委会和业委会主任作为加强小区管理的第一步。
为选好管好业委会,泉州市出台业委会工作制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小区管理规约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选好业委会主任,制定主任人选参考标准和“正负面清单”,将主动摸排与“海选”推荐相结合。
经过认真摸排,泉州市已建立近7000人的人才“储备库”,通过“交叉任职、双向任职”,推动“讲政治、有公心、有热心、有能力、有威望”的村社两委、在职或离退休党员干部“回家任职”,同时吸纳优秀业委会成员进入村社两委,形成“社村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小区各类组织”的贯通式组织体系。目前,全市现有住宅小区2265个,累计成立正式业委会1386个、临时物管会534个,组建率提升至72.9%,党员人数过半的业委会占比提升至61.3%,明年5月底业委会组建率将提升至80%以上。
全面实行领导包片、干部挂钩住宅小区牵头协调解决问题机制。累计发动2500余名科处级干部全覆盖挂钩小区,与业委会一起参与小区治理。
“挂钩干部带动行政资源下沉小区,通过每周列席‘五方联席会’、组织开展小区议事日、业主接待日、环境卫生大整治、微协商等方式,现场参与小区事务,对群众反馈问题‘吹哨即接哨’,精准化解问题。”泉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介绍说,在挂钩干部的参与下,全市积极办好“10件实事”,共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口2.3万个,修复路面破损4.07万平方米、修复增设公共照明设施5.94万个、小区消防设施77个,修复绿地面积7.96万平方米,累计收存公共收益1.49亿元。
小区有了司法联盟
由安溪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法院、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消防救援大队等8个单位组成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司法联盟在隆恩公馆小区举行首个“业主见面日”活动,现场解答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吸引不少业主前来咨询。
“法院的主要职责是审判,比如有些拖欠物业管理费的业主,如果双方协商不成来法院起诉的,法院首先是诉前调解,诉前调解不成的话,后面再立案开庭。”安溪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钟辉煌说。为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县法院还建立“一小区一法官”挂钩机制,选派业务能力过硬、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正、副庭长,与涉诉案件较多、业主反映意见集中的26个小区建立挂钩制度,实施“一对一”的业务指导和法律帮助。
泉州市创新“1+8”部门联动机制,“1”是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法院、行业协会建立全省首个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协同解纷中心,设立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物业房地产纠纷调解室,调解物业纠纷196件;“8”是住房城乡建设局、法院、检察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安局、司法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消防救援部门共同组建的物业管理司法联盟,通过“综合执法进小区”“三官一律进小区”“公益诉讼”等举措,联合整治存在的问题,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创新模式层出不穷:试点“社区领办红色物业”,由社区主动进驻、积极领办脱管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支持国有物业服务企业带头履行职责,兜底承担安置房、老旧住宅小区等的物业服务管理,以“社区担当”“国企担当”带动居民自治。目前,已推动70个小区实现从“无人管”到“共治理”的转变。
物业管理有了标准
物业服务怎样才算合格?保洁有什么标准?泉州市围绕“四保一服”(保安、保洁、保绿、保修、服务)发布全省首部《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制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安全生产标准、物业项目经理和保安服务质量星级评价标准等,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同步探索实行差异化管理和准入清退机制,以物业服务标准化、透明化,倒逼物业服务企业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质价相符”。以此为标准,目前全市已创建安全生产达标小区773个、星级物业小区891个。
在明确标准的基础上,泉州市发动社区居民、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推动小区向“幸福社区”转化。石狮市试点“小公维金”模式,在物业管理费缴交时适当补充由业委会管理的房屋公共维修金;惠安县试点“友邻基金”模式,通过社区产业筹一点、居民群众出一点、辖区企业捐一点、党委政府拨一点等方式,破解小区自治资金保障难题。中共泉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也发挥部门力量,积极参与并联合文明办等8部门开展近邻志愿服务“八个行”(文明行、关爱行、健康行、文化行、健身行、职工行、青年行、巾帼行),目前,共组建小区志愿服务队1800支,开展小区近邻志愿服务活动2500余场(次)。
此外,泉州市正研究出台《推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提升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围绕“组织、制度、标准、资金、管理、共建”六大体系,夯实强化物业项目经理管理、物业服务评星评级、盘活住宅小区公共资源等重点任务,利用三年时间推动工作走深走实,全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社区。
住宅小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通过开展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让小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温馨、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正逐步呈现。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探索“七个一”模式
建设舒心宜居小区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城市“四好”(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积极通过“七个一”工作模式,把小区打造成居民的舒心宜居家园。
做实党建联建“一件事”。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18个居民小区成立居民小区党委,下设小区党支部14个、楼栋党小组79个,小区党组织及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均达100%。在全区构建“区党工委—居民小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上下联动、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
织密小区管理“一张图”。实行“区领导+机关+国企+小区”挂钩机制,区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挂钩区内所有居民小区。目前,已推动全区居民小区纳入多个片区管理,设立网格并配强网格员。
拧紧先锋力量“一股绳”。选聘66名党员楼栋长,推动210名非公企业在职党员到居民小区报到,组建小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协助解决邻里纠纷、楼栋安全巡查、助老助残等事务。
建好邻里服务“一中心”。以“党建+”邻里中心为引领,延伸建设“党建+”邻里服务站,构建“一中心多站点”服务模式;建立完善“邻里驿站”“邻里议事角”等微空间,推动区直部门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推动51个服务项目下沉至小区。今年已开展日常维修服务、非遗亲子活动等115场次,惠及8000多人次。
下活基层治理“一盘棋”。定期组织召开居民小区多方联席会,共同协商解决小区治理难点堵点痛点。围绕民生问题,累计投入1300多万元,推动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对13个消防系统损坏等小区,逐一“量身定制”整改方案,打造消防隐患整改示范小区。
推行综合法务“一热线”。协调人民法院、检察院,建立“联系、通报、会商”制度,通过设立法理驿站、开通服务热线等方式,为物业管理、邻里纠纷等问题提供法律咨询、顾问聘请等一站式综合法务服务;组建物业领域联合执法专班,推动部门执法力量进小区;建立警保联动制度,切实保障业主合法权益。
推动安全管理“一专项”。组织开展物业服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和应急抢险演练,提升物业从业人员应急处突能力。启动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建设专项行动,新增充电位797个。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