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前行谱新篇
奋楫扬帆启新程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揭牌
4月25日,鲤城法院举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以下简称开发区人民法庭)揭牌仪式。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小阳,泉州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志伟,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林明义,鲤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玲玲出席揭牌仪式,开发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鲤城法院部分院领导以及开发区人民法庭全体干警参加揭牌仪式。
开发区巡回法庭自2014年7月设立以来,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打通解纷路径,充分发挥审判工作对优化营商环境、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作用。近期,在福建高院、泉州中院和开发区党工委的关心支持下,鲤城法院新设开发区人民法庭。
揭牌仪式后,与会领导实地察看了法庭诉讼服务大厅、审判法庭、调解室、会议室等功能区域,详细了解法庭相关配套设施的具体功能、建设使用及工作运行等情况,强调要加强矛盾纠纷前端化解,让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
鲤城法院于2014年7月在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巡回法庭。近年来,法庭通过建立“法官+警官”调处工作模式、强化裁审衔接工作机制、设立“暖企服务法官工作室”等,主动靠前服务,实质化解涉企纠纷318件,前端化解消费纠纷106件、劳资纠纷175件。2025年3月,经福建高院批复,同意新设开发区人民法庭。
立足新起点,开发区人民法庭将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工作要求,依托“一核两翼三阵地”,深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沃土,努力打造“清枫法韵•濛润营商”司法服务品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一核引领”聚焦中心工作
以主动融入开发区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为核心,有效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优势,构建“法庭+”联动机制,为开发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社会治理等工作贡献法庭智慧,推进形成“联促合力,动达善治”的治理格局。
“两翼联动”强化多元解纷
一翼联动开发区商会,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收集企业司法需求和法庭开展商事调解,打通解纷“快车道”。
一翼联动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场监管分局,积极开展先行调解、非诉调解,努力让消费纠纷、劳资纠纷化解于诉前。
“三个阵地”助力“濛润营商”
一是构建涉企纠纷专业调解阵地。组建涉企纠纷专业审判团队,吸纳商事调解员,壮大调解队伍,提升商事纠纷调解质效。
二是构建消费纠纷诉调对接阵地。依托“暖企服务法官工作室”,开展联队调研、联合普法、联动调解,有效掌握消费纠纷特点、动态,推行“红绿灯”式司法举措,快速化解消费纠纷。
三是构建劳资纠纷多元化解阵地。持续深化与开发区仲裁委的“裁审联调”协作机制,完善定期会商、数据共享、前置预警等工作,为辖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鲤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