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发区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到2020年,力争公共文化整体工作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传统文化进园区。图为开发区实验学校闽南传统舞龙队演出。
近年来,开发区在致力推进开发建设的同时,结合园区发展实际,不断强化文化管理服务,加强文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着力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现代化产业新城。
更高起点上谋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新蓝图。今年来,开发区在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围绕“五个示范区”发展战略,制定《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全方位勾勒公共文化发展蓝图。预计到2020年,开发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整体工作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立足园区 加大投入 丰富公共文化资源
开发区的基本单元是非公企业,居民主体是外来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要调动广大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开发区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金钥匙”,加强基础建设,丰富公共文化资源。
“公司有个KTV大包厢,我们就在里面排练,一开始只有几个人,后来连年轻人也跟我们一起跳。”太阳海公司广场舞领队杜鹃提起公司广场舞舞蹈团就打开了话匣子。从2011年开始,太阳海有计划地建设文体配套设施,累计投入100多万元,用于企业文体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如今,公司拥有各类文体活动设施9个,配备了电子阅览室、电影放映室、KTV包厢等文化休闲场所,基本满足了企业员工文体活动需要。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发展层次,在开发区企业中已成共识。据了解,近年来,开发区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非公企业广泛推行企业文化建设“六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绿色网吧、一间电影放映室、一间阅览室、一份活动计划、一个健身地点、一支文体队伍,努力构筑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奖励一类、二类、三类企业文体活动阵地和设施建设,组建文体活动团体,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达到企业文化建设“六个一”要求。全区非公企业拥有篮球场54个、足球场2个、田径场1个、健身馆16个、羽毛球场15个、乒乓球室30个、游泳池3个等。全区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34.63个,走在全市前位。体育运动场所面积达8.69万平方米,人均2.02平方米。涌现出太阳海广场舞舞蹈团、九牧王艺术团、特步文艺团等一大批广受好评的文化团队。
为丰富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开发区先后规划改造了仙公山公园、南山公园、美泰公园、孵化基地激情广场约22.55万平方米,开辟仙公山、南山2条15公里健身路径,在实验学校创建青少年社会活动中心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小区创建2个老年活动中心,搭建三级服务网络,让企业和员工群众共享文化建设的丰富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开发区开发建设20周年为契机,与市作协、市文联联合开展企业文化采风活动,创作了一批报告文学作品,编印了《初心绽放-国家级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文化建设巡礼》一书,内容包括企业文化建设、文学荟萃、书法作品、摄影焦点等内容,全面介绍了开发区创建成果。
建设平台 以人为本 充实文化服务内涵
以基本文化服务框架为遵循,开发区重视提升文化活动内涵。近年来,开发区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呼应企业和员工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创新开展企业和员工群众的文化服务,保障最基本的文化权益。
以创建学习型开发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大力提倡读书看报,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每年至少征订2份以上报纸刊物,实现全区非公企业报纸杂志征订工作全覆盖。在区内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居住小区、企业设置23个阅报栏、4个电子阅报屏,18个小型图书馆、阅览室、1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5家休闲书吧,藏书量达5万册,人均达1.19册。引导企业创办厂报厂刊,已有30多家企业创办厂报厂刊,特步公司《特步视野》、九牧王公司《牧天下》等厂报厂刊多次在全市企业厂报厂刊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大力实施“广场电影播放计划”,每周免费为群众播放广场数字电影,全年播放174部,当年院线达到76部。
在不断完善平台载体的同时,开发区积极发挥平台载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体活动。今年来,对接“海丝”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美丽开发区”摄影书画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展、“三个十佳”风采展、校园科技展等公益性展览5场次;举办“最好的自己”、“相约美丽、魅力女性”、“如何当个好家长”入企公益培训12场次;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幸福泉州、情暖职工”慰问演出、“乐动开发区”青年歌手大奖赛、“欢庆元旦”文艺晚会等5场次。
针对在校学生主体为外来员工子女的实际,开发区在外来学生中广泛开展同游胜地、同讲方言、同感风俗、同唱歌曲、同画美景、同追梦想、同开一课、同尚美德等为主要内容的“八同”活动,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美食节、书法绘画展示等,激发外来学生热爱泉州、热爱开发区和建设第二故乡的情感。由实验学校学生为主体组成的“行风武术表演团队”曾参加亚艺节、市十运会开幕式表演,代表开发区多次参加全市文化下乡演出。
均等服务 加强管理 推动资源流通共享
针对开发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群体是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点,开发区把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权益作为重中之重,发挥企业、小区主体作用,实行重心下移,文化权益共享均等,不断增强开发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万龙公司的吴阿宁是公司的供应链总监,平时工作繁忙的他却竞选成为开发区首届企业文体协会的会长。说起竞选初衷,吴阿宁深有感触:“2014年,公司有一个科班出身的生产骨干突然要辞职,我苦劝无果,谁知最后我随口说离职后就离开了一起打篮球的小伙伴居然让他重新思考起来。”因为舍不得一起打篮球的同事,本要离职的生产骨干却选择留职,并且成长为公司的车间主任,这件事让吴阿宁明白,文体圈子是可以为公司留住人才的。
文体协会成立后,在吴阿宁和许多热心会员单位的带动下,一直致力于激活非公企业主体意识,加强全区文体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目前,开发区企业文体协会下设书法、摄影、篮球分会,拥有30多家会员单位,每年开展不少于12场跨企业间的大型文体活动,逐渐形成牵头赞助开展活动机制,如万龙公司赞助“万龙杯”乒乓球赛、特步公司赞助“特步杯”篮球赛、天地星公司赞助学生暑期艺术培训等等。协会的成立,有效激发了各非公企业的文体活动开展热情,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使开发区文体活动水平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为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开发区注重补充管理服务团队力量。在区社会事业局设立文体科,聘用了3名熟悉广播电视技术、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深入各企业、小区指导开展公共文化工作。组建了一支开发区文艺演出团队,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创建“担当者行动开发区分部”文化志愿者队伍,聚拢73名文体活动爱好者、组织者。鼓励较大型企业、小区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岗,建设了一支71名兼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常年牵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此外,精心制定文艺人才培养计划,坚持“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相结合,每年邀请省市文艺人才办班培训,提高文艺人才队伍素质。积极扶持亚太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开展文艺创作和培养接班人。
下一步,开发区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开发区文化繁荣发展,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获得感。
(开宣 文/图)
|